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,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,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,
一代人,有一代人的筑跡……
一部《華西集團志》,半部新中國建筑史。循跡《華西集團志》里的74年“筑跡”,縱覽新中國75年滄桑巨變。
建國之初,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建筑四師、五師、六師等精銳力量,奉命轉(zhuǎn)業(yè),脫下軍裝換工裝,昔日“善戰(zhàn)者”成為“善建者”,建成北京人民大會堂、一汽、一重、二重、重慶人民大禮堂……華西善建者筑基大國重器。馬蘭基地、無錫海軍基地……三線建設,干驚天動地事,做隱姓埋名人。以天為帳,以地為床,“三塊石頭架口鍋,野菜鹽巴下干糧”,華西兒女筑基國防軍工。助力“兩彈”問世,護航衛(wèi)星巡天,造風洞,建兵工廠……試問天下誰敢犯。
改革開放,首批入“深”(深圳)。華西善建者敢為人先,深圳體育館摘下全國首批“魯班獎”。創(chuàng)造“三天一層樓”的深圳速度傳揚至今。出國門,揚國威,海外項目鱗次櫛比。誰人不識善建者。
革故鼎新,繼往開來,華西善建者筑績新時代。提前60天建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2航站樓,交付世界唯一時速350公里不減速航站樓下斜穿高鐵隧道,啃下民航“十三五”“最硬的骨頭”;奔赴高原,參建世界唯一觀天陣列——中科院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(LHAASO);270天建成某廠房;93天建成江姐故里紅色教育基地,四川省政府“打100分”;15天建成15000張床位的廣安方艙隔離點,“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”;19天建成瀘定震后過渡安置房,“干得很好,很專業(yè),很迅速”;短短四年,華西9獲魯班獎,10獲國優(yōu)獎;四年營收,連跨4個百億臺階,兩年躋身“雙千億”,發(fā)展進入新境界……華西筑跡,時代印記。
善建者把一輩子給了華西,華西給了我們一輩子的精彩……熱愛不被辜負,付出皆為值得。
即日起至10月7日,每天一期《筑跡里的中國》,獻禮新中國成立75周年,帶您重返歷史現(xiàn)場,聽一代一代的華西善建者講述華西故事,敬請收看……